艾青的诗歌具有什么特点(艾青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)

2024-02-20 09:31:01 趣味生活 bianji01

 

本文目录

1 1.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。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。主题则是爱国主义。 2 2.具有忧郁的诗绪 3 3.散文化了的诗情律动 4 4.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

1.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。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。主题则是爱国主义。

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。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。据统计。艾青首诗中。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。约占26%。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%。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的制作。如《大堰河——我的保姆》《我爱这土地》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》《向太阳》《吹号者》等。

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。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如他的《我爱这土地》: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。用真实而朴素的诗句。说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。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、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。

艾青是一个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。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又强化了艾青对土地怀有永恒的忧患感。在此后的诗中。他关注的始终是和土地合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。如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》、《乞丐》写出了土地–农民受蹂躏的痛苦;《复活的土地》写出了土地–农民的复活;《春雨》写出了土地–农民的翻身和解放。通过这种描绘。艾青的诗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士兵的生活和斗争。

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:对于光明、理想、美好生活热烈的、不息的追求。艾青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和理想世界的呼唤者。他曾经说过: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。都是美的。都是善的。也都是诗的。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。艾青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:太阳、光明、春天、黎明、生命和火焰。这是艾青的”永恒主题”。如他写的光明颂《向太阳》和《黎明的通知》。

2.具有忧郁的诗绪

“忧郁”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。永远摆脱不掉的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。我们可以把它叫做”艾青式的忧郁”。如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》写道:”中国的苦痛和灾难。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”;《旷野》中写道:”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……”等。

成名作《大堰河——我的保姆》是这一时期诗美风格的集中。他忧郁的诗情里积淀了早期生命历程的坎坷与不幸。也是发自内心他置身于黑暗大地上的痛苦的生命情怀:幼年时缺乏父母亲情的冷漠凄清。少年时飘泊异乡的辛酸孤苦。三年囚徒生涯的悲愤伤感。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不平、对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深思忧虑……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流注在他血泪凝成的字里行间。形成他许多诗歌沉郁的底色。在这首带有自叙叙传记性质的长诗中。艾青用丰厚的感情。朴实的口语。大量的排比。细腻的笔触。形象的语言。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。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。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。艾青成了家庭与时代的叛逆者。他在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、受尽人间凌辱、最后与世长辞的农村女形象。表现了诗人“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”。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。

3.散文化了的诗情律动

艾青不仅以诗人饱满的情怀去感受生活。表达自由解放的理念。在他朴素的诗行里。他又独特地运用他曾作为画家的眼睛。从散文和绘画当中汲取诗美艺术之精华。他的散文式的诗句常以长短相间。自由活泼地表现。无拘无束;加上鲜活朴实的口语。力求一种种随诗情而产生的“内在旋律美”。与诗行内在节奏、音律与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色彩感受;他的诗。意象愈发丰满。显得那般绚丽;诗体自由的新诗创作追求。亦是他一生诗歌事业的伟大贡献。 如《献给乡村的诗》和成名作《大堰河——我的保姆》都显示了这一特色。

他熟练地描绘出乡村的山水:“大堰河。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/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/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瓦菲/你的被曲押了一丈平方的园地/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石椅/大堰河。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”。

诗中有画。画中有情。其写景绘形绘神。饱和着诗人深切的思念与痛楚回忆。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约束。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。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。

4.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

强调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。重视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。有独特的艾青的”光”和”色”。

艾青像印象派作家那样非常重视感觉和感受。他常常处在一种沉思的状态里。为的是怎样才能抓住那种瞬间得来的新鲜印象。并加以渲染。用恰当的诗句描画出来。但是他反对像摄影师那样仅仅将感觉还原于感觉。而是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。追求二者的融合。从中展开联想。创造出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。这就是艾青最常用的艺术方法。如《旷野》中出现的那”渐渐模糊的。灰黄而曲折的道路。那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。到处是一片土黄、暗赭。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。那灰白而混浊、茫然而莫测的”雾”的笼罩……”。诗中用的”模糊”、”灰黄”、”曲折”、”灰白”、”土黄”、”暗赭”、”焦茶”、”混浊”、”茫然莫测的雾”等词语。既是对外界的自然光和色的敏锐感受。也暗示、象征了诗人内在世界所感到的”沉重”、”困顿”和”倦怠”。蕴含着诗人对时代、命运、气氛等的总体把握和思索存在于艾青诗中的光和色。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。而是一种暗示和象征。

这种光和色的调子。在艾青的笔下主要呈现为明暗两种:在表现”土地”的意象和主题时。诗人多用灰黄紫的色调和暗淡的光。使现实的苦难更加沉凝;而在表现太阳的主题时。他又常常采用通红、金色、浅黄、浅蓝的色调和强烈、温柔、明洁的光。使人想象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光明;灰黄和金红是艾青用的两种基本色调。代表了他所拥抱的世界的两个侧面。这就是色调在艾青诗中的特殊象征意义。

声明:易趣百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315127732@qq.com
广告位招租
横幅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