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于成龙简介(于成龙为官年连升级清朝第一廉吏让康雍乾三代帝王动容)

2024-03-02 12:31:06 趣味生活 bianji01

 

清朝康熙二十一年(公元1682年),一份奏折引起了康熙的注意,奏折的作者是于成龙,内容是推荐于成龙为江宁知府。于成龙推荐于成龙,乍一看,还以为是于成龙毛遂自荐呢,其实,这是两个人重名了。

清朝有两个于成龙,写奏折的这个于成龙是山西人,时任两江总督,人称“大于成龙”。被推荐的这个于成龙是直隶人,时任通州知州,人称“小于成龙”。而本文的主角,则是大于成龙,他被誉为“清朝第一廉吏”。

原来,康熙十九年,于成龙被康熙任命为两江总督,两年后,他的得力助手、江宁知府陈龙岩去世,于成龙想找一个像陈龙岩这样忠贞干练的人来接替他的位置,于是便推荐了通州知州于成龙(小于成龙)来继任,这才有了上述奏折。康熙看到于成龙的奏折,最终决定特事特办,绕过吏部,直接任命通州知州于成龙(小于成龙)为江宁知府。一时间,江宁同时出现两个于成龙,成为一时佳话。《清史稿》云:

同时两于成龙,先后汲引,并以清操特邀帝眷,时论称之。

由于两个于成龙曾一起共事,都很清廉,后来都做到了一品总督,所以后世经常把他俩的故事弄混。本文,笔者来和大家分享“清朝第一廉吏”于成龙(大于成龙)。因为于成龙一生大部分都在底层为官,因此关于他的文章或许有些琐碎,但笔者希望大家克服这些琐碎,通过史料,详细认识于成龙,让大家了解他为何能让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动容。

《清史稿·于成龙传》云:

于成龙,字北溟,山西永宁人。明崇祯间副榜贡生。

于成龙是山西永宁州人,也就是现在的吕梁人明朝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,于成龙出生,他母亲病逝得早,于成龙是继母养大的。明朝崇祯十二年,于成龙参加乡试,中了副贡。所谓“副贡”,是指乡试额外录取的名额,不算举人,但能参加科举会试。

根据当代作品《于公传》记载,于成龙本来有能力考中举人,但因为在试卷痛陈时弊,结果被考官打压,因此成为“副贡”。其实,这种说法并没有史料支撑,因为于成龙此后并没有中第。清军入关后,于成龙先后多次进京赶考,都没能高中,一直到顺治十八年,于成龙被推荐到国子监读书,结业后以“监生”的身份进入仕途。

熟悉清史的读者应该知道,清朝以科举为正途,“监生”不仅会被“科班”出身的官员笑话,一般在仕途上还不会有大的成就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雍正时期的名臣田文镜,田文镜是“监生”出身,在康熙朝熬到60岁,基本上都在底层为官。后来雍正慧眼,提拔田文镜为河南巡抚,河南的“科班”官员照样看不起田文镜。这就是“监生”的无奈。

于成龙出仕为官时,已经45岁,过了不惑之年。以他的身份和年龄,前途并不明朗。果然,吏部给于成龙的第一个职位,就很不乐观,这个职位就是罗城县令。

《清史稿》云:

罗城居万山中,盛瘴疠,瑶、僮獷悍,初隶版籍。

意思是,罗城位于万山中间,刚纳入清朝版图不到两年,那里瘴疠盛行,并且还有少数民族叛乱,前两任知县一死一逃,其他人都想方设法走关系回避这个职位,于成龙耿直,吏部便派于成龙去罗城。

有朋友劝于成龙不要去罗城,当官是小,不小心丢了性命就不划算了,于成龙却说自己此行“绝不以温饱为志,誓勿昧天理良心”,他告别妻儿,孤身一人南下广西,当他来到罗城的时候,发现情况比自己想的更糟。《清史稿·于成龙传》记载:

遍地榛莽,县中居民仅六家,无城郭廨舍。

意思是,罗城县荒草丛生,城内竟然仅剩6户人家,甚至连县衙都没有。这样的情况,让于成龙窘迫不已,于成龙只好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关帝庙中办公,他亲自写告示安抚百姓,并且向上级申请,亲自带兵去征讨山贼流寇。治安稳定之后,陆续有百姓回来,于成龙又申请粮食和农具免费发放给百姓,鼓励他们开垦耕种,他还减免税赋,兴办学堂和养老院。于成龙在罗城县待了7年,史载:

请宽徭役,疏鹾引,建学宫,创设养济院,凡所当兴罢者,次第举行,县大治。

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他处处为百姓着想,视百姓如亲人,百姓也待他如长者。罗城县从最初仅有6户百姓,到最后的“县大治”。

很多人都知道于成龙为官清廉,但是他为官的难度,却被忽视了。因于成龙政绩突出,广西总督金光祖决定把全省唯一一个“卓异”的考绩给于成龙,并且向吏部重点举荐于成龙。

于成龙为官时已经45岁,在罗城待了7年,已经年过半百了。他说过,自己来罗城“绝不以温饱为志,誓勿昧天理良心”,他做到了。看着罗城县人口激增、百姓安居、耕耘有序、老有所养、幼有所教,于成龙的内心是惬意的。

宋代大儒张载说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于成龙只是监生,他可能同时做不到上述四句,但他做到了前两句,就已经很伟大了。

康熙六年,在罗城当了7年县令的于成龙被提拔为合州知州(从五品)。合州属四川,清朝初年,起义军张献忠以及后来的南明政权长期扎根四川,四川饱受战争洗礼,民不聊生,合州的情况并不好,《清史稿·于成龙传》云:

四川大乱后,州中遗民裁百馀,正赋仅十五两,而供役繁重。

意思是,合州经过大乱之后,百姓才有一百多户,一年的税赋才15两,但劳役却很重。

于成龙到罗城县时,只有6户人家,现在到了合州,也只有一百多户,吏部似乎看中了于成龙有治理“困难州县”的能力,因此才把他调到合州。

于成龙到合州后,身穿布衣,深入了解合州百姓的生活,最后提出三大解决办法。即“请革宿弊,招民垦田,贷以牛种”。

简单来说,合州的弊病在于流民不愿意来,流民不愿意来的原因是当地的住户一直排外。于是,于成龙下令让各县为新来的百姓解决居住和土地的问题,亲自为这些百姓划分田舍,并且登记入册,引导新旧百姓和睦相处。于成龙还为百姓提供种子和耕牛的借贷。当时,朝廷命合州百姓伐楠木进贡给皇宫,于成龙愤然上书,说这是“大兴土木,劳民伤财”,上司不以为意,于成龙多次上书,最终惊动了京城,朝廷取消了合州百姓的劳役。

经过于成龙的不懈努力,不到两年,合州人口剧增,可耕种的土地扩大了几十倍。

两年后 ,于成龙被提拔为湖广黄州府同知(正五品)。

黄州也是个“问题州县”,最大的问题是盗贼太多。史载黄州盗贼“白昼行劫,莫敢谁何”,也就是说,别的州县的盗贼,都是夜间偷偷摸摸地作恶,黄州的盗贼大白天光明正大抢劫,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。

于成龙到任后,第一件事就带兵活捉了盗贼彭百灵,然后暂时赦免他的罪过,让他帮官府打击盗贼,戴罪立功。于成龙这种“以盗治盗”的办法十分管用,那些小众的盗贼在半年之内几乎被清扫。但是,还有一个大的山贼团伙,仍在危害百姓。接下来,于成龙展现了他“勇”的一面。《清史稿·于成龙传》记载:

尝察知盗所在,伪为丐者,入其巢,与杂处十馀日,尽得其平时行劫状。乃出呼役械诸盗,具狱辞,骈缚坑之,他盗皆远窜。

意思是,于成龙暗查到了盗贼的巢穴,他伪装成乞丐,和那些盗贼混在一起十多天,在详细摸清盗贼团伙的人员结构、兵力部署和以往罪行之后,于成龙则暗中叫来官兵围剿他们,几乎将他们一网打尽。

《墨子》云:勇志之所以敢也。于成龙在黄州任职时,已经年近花甲,为了地方安定,他愿意以老朽之躯犯险,这种勇气,令后人仰视。

于成龙在黄州同知任上待了4年,他初来时,黄州盗贼横行,他离开时,黄州河清海晏。

康熙十二年,四川巡抚张朝珍给于成龙的考绩仍为“卓异”,连续两次卓异,这一次于成龙在吏部出了名。吏部尚书对喀纳在退休之际,对于成龙的表现非常震惊,他亲自过问,任命于成龙为武昌知府(从四品)。

武昌是鱼米之乡,于成龙终于不再主政“问题州县”了,但是,天将降大任于于成龙,必将苦其心志,这一年,吴三桂在云南举兵造反,“三藩之乱”爆发。《清史稿》载:

吴三桂犯湖南,师方攻岳州,檄成龙造浮桥济师,甫成,山水发,桥圮,坐夺官。

三藩之乱爆发之初,吴三桂势如破竹,云南、贵州迅速沦陷,然后就是湖南和四川,在岳州之战时,清军和叛军僵持,军需紧张,朝廷下令让武昌知府于成龙迅速在后方修筑浮桥,于成龙日夜赶工,不料突然爆发山洪,浮桥被冲垮,于成龙因此被免职追责。

于成龙被免职不久,又重新起复,因为他立了功。原来,于成龙昔日麾下有一名叫刘君孚的捕快,擅长治理盗贼。于成龙被免职后,刘君孚被吴三桂劝降,聚众造反。湖北巡抚张朝珍火速召于成龙前来,派于成龙去招抚刘君孚,《清史稿》对这段记载较为传奇:

朝珍以成龙旧治得民心,檄往招抚。成龙兼程趋贼砦,距十里许止宿,榜示自首者免罪,来者日千计,皆贷之。先遣乡约谕君孚,降者待以不死。乃策黑骡往,从者二,张盖鸣钲,迳入贼舍。呼君孚出见,叩头受抚,降其众数千。

意思是,于成龙日夜兼程,在距离叛军十里的地方停下脚步,然后开始大肆张贴告示,告诉那些叛贼,若是主动自首的,可免昔日之罪。叛贼们看到告示,军心动摇,结果有上千人前来自首。然后,于成龙骑着一头黑骡,带着两个随从,撑着伞、鸣着锣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刘君孚的老巢。刘君孚被于成龙的威信所折服,主动出来跪在于成龙面前,接受招抚。

因于成龙立功,张朝珍向朝廷上奏,恢复于成龙的官职。当时,武昌知府已经有人补缺了,于成龙于是被调任黄州知府。

黄州是于成龙此前为官的地方,但他刚上任就遇到了新问题。为了平定吴三桂叛乱,清廷几乎把各地的官兵都征调到了前线,黄州也例外。因为后方空虚,那些不法分子开始寻机发动叛乱,史载:

有何士荣反永宁乡,陈鼎业反阳逻,刘启业反石陂,周铁爪、鲍世庸反泉畈,各有众数千,号东山贼,遥与湖口、宁州诸盗合,将趋黄州。

从这段记载,可以看出反贼四起,声势浩大。而黄州城仅剩数百名官兵,根本无法平叛。因此,有官吏建议于成龙放弃黄州,退守麻城。于成龙表示:“黄州乃七郡门户,如果黄州失守,对前线的打击将士致命的。”于成龙表示自己会坚守黄州。于成龙火速动员百姓,招募了两千多名勇士,将叛军一一攻破。最危险的一次是在何士荣来攻打黄州时,于成龙亲自带领众人出击。《清史稿》云:

成龙策马冒矢石迳前,顾千总李茂升曰:“我死,汝归报巡抚!”茂升战甚力,尚圣自右出贼后,贼大败。

于成龙带兵冒着箭雨指挥众人杀敌,奋不顾身,当他身临绝境时,他对身边的千总李茂升说:“如果我死了,你立即报给巡抚知晓。”众人见于成龙视死如归,士气大振,最后竟逆转战况,打败了何士荣。

史载:“凡二十四日,东山贼悉平。”于成龙仅用了24天,就平定了诸多贼寇,为前方的大军解除了后顾之忧。

湖广总督蔡毓荣对于成龙高度评价,给他的年终考绩又评了一个“卓异”。连续三次“卓异”,让于成龙震惊官场,连康熙也听闻于成龙之名。许多京官一打听他竟然是“监生”出身,更加惊叹。所谓英雄不论出身,于成龙诠释了这句话。

康熙十五年,于成龙因继母病逝,需要回乡丁忧。湖广总督蔡毓荣亲自上书给康熙,说于成龙是不可或缺的人才,申请让于成龙夺情(坚持岗位,不回乡守孝),因正值三藩之乱最关键的时刻,康熙批准了蔡毓荣的请求。

康熙十六年,康熙新设置了江防道,于成龙被康熙任命为江防道台(正四品)。于成龙在新岗位上只待了一年,第二年便被康熙提拔为福建按察使(正三品)。于成龙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提拔,除了他政绩突出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:那就是康熙已经注意到了于成龙,有意培养于成龙。

于成龙到福建上任时,已经62岁,当时三藩之乱尚未平定,台湾明郑集团趁机攻打泉州、漳州等地,康熙派康亲王(爱新觉罗·杰书)率兵平叛。康亲王为了对付明郑势力,决定坚壁清野,规定凡是敢出海者,按通敌罪下狱。一时间,成千上万人受到株连。于成龙知道,大多数百姓都是因为生计困难才被迫出海的。于是,于成龙找到康亲王,向康亲王求情,《清史稿·于成龙传》记载:

成龙白康亲王杰书,言所连引多平民,宜省释。王素重成龙,悉从其请。

康亲王久仰于成龙的大名,现在于成龙为百姓求情,他立即释放了这些百姓。

后来,康亲王要征民夫数万人,于成龙认为这让百姓太过劳累,康亲王最终放弃了这个选择。

《论语》说:“樊迟问仁。子曰:‘爱人。’”

于成龙作为福建按察使,本是负责一省刑狱,他能怀着仁爱之心来开展自己的刑狱工作,就注定他和其他官员不同。

在福建,于成龙清理了前任积压的案件,史载他“判决明允,狱无淹滞”,他断案公正,狱中没有一起冤案。于成龙的表现,让福建巡抚吴兴祚非常欣赏,他上书给康熙,举荐于成龙乃“廉能第一”,康熙大喜,升任于成龙为福建布政使(从二品)。康熙十九年,于成龙调任直隶巡抚。在直隶,于成龙展现了他的铁面和柔情。所谓铁面,指的是对同僚,所谓柔情,指对百姓。

于成龙到直隶后,听闻各州县私加火耗(百姓交税时需要额外再交一部分,以填补银两损耗)贿赂上级,于成龙下令严禁此等行为,违者一律严厉查办。在于成龙到来之前,直隶官员贪腐成风,于成龙到来后,拿下了几个州县官,吏治开始清明起来。

对官员严厉,对百姓于成龙却十分仁爱,宣化、怀安等地发生洪水,八百多顷良田被泥沙冲毁,于成龙来不及请示,决定私自放粮救灾。

在当时,如果私自动用官粮,是要受处分的。但于成龙认为百姓为大,不怕丢官罢职。赈灾完毕后,于成龙又上疏请求为百姓减免赋税。

康熙二十年,于成龙奉旨入京觐见,康熙看到65岁的于成龙骨瘦如柴,又问他任上的事,他对答如流。康熙感叹说:

“为政当知大体,小聪小察不足尚。人贵始终一节,尔其勉旃!”

意思是,于成龙为官清廉,不是靠小聪明,而是靠大气节。

不久后,康熙任命于成龙为两江总督(从一品),于成龙以监生的身份,在官场上磨砺19年,成为封疆大吏。从七品县令,到从从一品总督,19年的时间,他连升11级,这样的出身以及这样的升迁记录,十分罕见。《清史稿》云:

成龙至江南,进属吏诰诫之。革加派,剔积弊,治事尝至达旦。好微行,察知民间疾苦、属吏贤不肖。自奉简陋,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。

这段记载是于成龙为官的点睛之笔,更是于成龙伟大的原因。他严格要求官吏清廉自首;他改革弊政;他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;他喜欢微服私访,暗中体察民间疾苦,底层官吏好或不好,他都了然于胸。另外,于成龙非常俭朴,每天吃粗粮。在江宁,很多同僚惊奇地发现,于成龙竟然不吃肉。

于成龙还引导江南人抛弃奢华的服饰和装饰,建议大家穿布衣,拒绝奢靡和浪费。

《清史稿》云:“居数月,政化大行。”

于成龙为官清正,不贪污、不受贿,更不结党。康熙朝权臣纳兰·明珠多次拉拢于成龙,于成龙都无动于衷。康熙二十三年,于成龙积劳成疾,病逝于任上。

于成龙去世时,刚满68岁,俗话说,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,于成龙官至两江总督,他去世后,很多被他弹劾的官员都等着看于成龙的笑话,可是,大家在他家中除了发现一套官府外,只剩下几件破衣服,厨房里还有没吃完的烂菜叶子。史载:

污衣旧靴,银钱毫无,则海忠介之萧条,棺外无余物,冷落灵前有菜根也!

清朝名臣熊赐履给于成龙撰写的墓志铭中说:

“卒之日,金陵人为之巷哭。相率香灯祭与寝。日几千百人,衙舍至不能容。远近闻之,皆辍市,如丧其亲……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,伏地哭,干江水声如不闻。”

意思是,于成龙去世的时候,南京的男女老幼、商贩僧侣都痛哭流涕,衙门里自发来了上千名百姓祭拜,院子都盛不下了。大家哭声震天,如丧至亲。于成龙安葬的时候,百姓徒步20里跪地相送,长江水都被哭声所遮盖。

康熙听闻于成龙去世的消息,十分悲痛,又听闻于成龙清廉至此,更是感动不已,康熙帝决定亲自为于成龙撰写碑文,称他为“天下第一廉吏”,并赐于成龙谥号“清端”。

于成龙去世约40年后,清朝建立贤良祠,雍正帝特地下旨,将于成龙和那些王公、大学士们一起,第一批入祀贤良祠。雍正在给官员的奏折中,多次提到先帝时期的于成龙,要让官员以于成龙为楷模。

于成龙去世约60年,乾隆帝在读《圣祖实录》时,数次对于成龙动容,乾隆多次派遣礼部官员到于成龙家族祠堂祭拜,并御赐“清风是式”匾。

于成龙45岁才出来做官,最后却得到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帝王的垂青,究其原因,就四个字:忠、正、廉、能。

对于于成龙,笔者有三方面评价:

首先,他是一个忠臣和能臣,他平定匪乱,治理“困难州县”,都能证明他不仅对朝廷忠诚,且十分有能力。

其次,于成龙是一名勇者。他不怕困难,“不以温饱为志”,把“困难州县”治理得井井有条。他不怕丢性命,敢独闯匪窝,敢率兵拒敌。他不怕丢官罢职,敢为百姓私自放粮。于成龙能有如此成就,和他的“勇”有很大关系,他的“勇”,不是无畏,而是无悔。

再次,于成龙是一位正直的廉吏。他不贪污、不受贿,更不结党。康熙赐他“天下第一廉吏”的标签,并没有压倒他,因为他承受得起。

最后,于成龙是一个灵活的人。很多人认为,于成龙清廉自守,或许为人有些保守。其实并不是,于成龙敢于改革弊政,敢于改革江南风俗,证明他并不迂腐。若说他保守,那他“保”得一定是百姓的利益,“守”得一定是做父母官的准则。

《论语·子罕》云: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

大清廉吏于成龙,应当是一面镜子,不论变迁,不论流年,后人都应该随时拿出这面镜子,用“他”来理一理形象,正一正衣冠。

声明:易趣百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315127732@qq.com
广告位招租
横幅广告